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0-04-26
分享: 

从发展进程看,中国农村地区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最近十年才逐渐受到政府重视并开始缓慢发展。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地区发展集体经济,农村实行集体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和集体养老功能弱化,农村地区开始探索多样化的养老方式。“十二五”时期以来,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确立和发展。依据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社会力量参与情况,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面向农村“三无”老人的集体供养制度(1949~2006)

这一时期农村养老服务采取家庭养老与集体保障相结合、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方式,养老服务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整合集体力量供养农村“三无”老人。该阶段国家着力解决的是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人住敬老院的农村老人由机构提供较为粗放式的养老服务。

1951年, 国家内务部推广河南省唐河县通过自愿联合、安置孤老残幼的办法,开启了敬老院的先河。

1956年, 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华乡第一个办起敬老院,解决实行合作化后年老体弱五保对象的生活照料问题,获得肯定和积极响应。

“1958年, 中共八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

此后,农村地区建设发展敬老院成为政府发展老年福利的硬性指标。在本阶段,养老供养形式是家庭养老和集体集中养老相结合,强调家庭和集体的责任。集中供养对象是农村“三无”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保障其生存需求。敬老院的经费主要来自集体经济,集体负责承担农村弱势老人养老服务的责任。

 

(二)探索期:农村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初步形成(2006~2012)

这一时期,农村地区初步确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探索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2009年,国务院发文决定在农村地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肋、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初步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另外,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该条例以改革资金渠道为重点,将农村五保供养纳入了公共财政的范畴,实现了从农民集体内部互助共济的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养 老服务社会化方面,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部分农村地区, 互肋养老模式开始出现并获得政府的肯定,标志着农村开始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社会养老模式。2008年,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空巢、留守老人问题,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第-个主要依靠村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中国首家农村互肋幸福院,满足了村内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村级主办、互肋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老年人可以实现“离家不离村”就近养老。2012年,民政部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河北省肥乡县经验。随后,山西、内蒙古、辽宁等10余省、自治区相继出台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的政策文件,各地区农村开始逐步探索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发展模式。

 

(三)发展期: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现有社会养老服务格局(2012年至今)

这一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明确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功能定位,提出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该规划也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农村地区,国家大力推进以农村互肋幸福院为代表的农村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2013年,财政部和民政部联合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从2013年起连续3年,共投入30亿元用于支持10万个农村幸福院建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各地共建成农村幸福院79521个,拥有床位70.02万张,年服务农村老年人数达4732.9万人次。“根据民政部的要求, 建设农村幸福院,要坚持村集体经济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资源。数据显示,2013 年中央财政下拨10亿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建设,配套资金包括省级财政5.53亿元,地市以下财政6.59亿,社会捐赠2.53亿。机构养老方面, 国家大力推进公办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敬老院运营和管理,拓展敬老院服务功能和范围,逐步向专业化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发展。

扫一扫,关于我们
南京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集团总部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698号景枫办公大厦28F

标杆项目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 盘城新居52幢一楼

邮箱:info@xiaodeyun.com

分享: 
Copyright © 2019 苏ICP备19040590号-2 南京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博采网络
我要加盟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025-58183311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